2025年4月19日上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2025年學術年會“特應性皮炎專場”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本次專場匯集了國內中西醫領域眾多頂尖學者、臨床專家及科研工作者,共同探索特應性皮炎診療前沿,交流臨床經驗,展望未來研究方向,致力于為患者尋求更優質、全面的治療方案。

南昌市中心醫院(老福山院區)皮膚科張艷暉教授在會上作了題為《生物制劑和小分子藥治療無效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中醫治療探索》的精彩報告。張教授從特應性皮炎的背景與現狀出發,詳細闡述了全球特應性皮炎的流行病學數據、疾病分期、嚴重程度以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嚴重影響,指出當前生物制劑和小分子藥治療存在無效的困境。

在中醫理論框架部分,張教授深入剖析了特應性皮炎的中醫病名與歷史沿革、中醫病因、病機關鍵環節以及辨證分型與循證支持。他強調特應性皮炎中醫病名已規范為 “四彎風”,其核心病因是外邪侵襲,風、濕、熱三邪合而致病,病機關鍵是 “本虛標實”,并介紹了“四辨結合”的核心辨證方法及臨床常見證型與有效方劑的循證數據。
張教授還分享了一則典型案例,患者,男,全身泛發紅斑、丘疹伴瘙癢29年,經多種生物制劑和小分子藥治療無效后,采用麻黃湯遞增脫敏療法治療方案及中醫外治療法,皮損癥狀逐漸緩解,瘙癢明顯減輕,最終基本恢復正常生活。


針對生物制劑和小分子藥治療無效的原因,張教授分析了個體差異、疾病嚴重復雜性及伴隨其他疾病等因素,并提出了重新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優化患者管理等對策。他重點介紹了中醫治療方案探索,包括外治法、純中藥脫敏療法(中醫特異性免疫治療)、常用方劑與個性化治療、經方辨證治療等,展示了中醫藥在治療難治性特應性皮炎中的獨特潛力。

南昌市中心醫院(老福山院區)皮膚科成立于1985年。現為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單位(皮膚專業省內唯一)、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單位(全國皮膚專業共10家),中華醫學會全國銀屑病專病門診、江西省臨床重點中醫專科、四彎風(特應性皮炎)江西省中醫優勢病種區域治療中心、四彎風病江西省中醫藥重點研究室、四彎風病江西省中醫優勢病種培育項目建設單位等。近年來,科室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特應性皮炎為重點,形成以四彎風(特應性皮炎)、慢性蕁麻疹、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脫發性疾病及銀屑病五大優勢病種,在皮膚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治療方面,臨床經驗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