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水涓涓似淚流,一封感謝信背后講述著一個溫暖故事——
1月8日,剛過小寒,“植物木僵人”紀某從我院骨傷二科康復出院,在慈善義工志愿者們的迎接下,高興地踏上了回家之路。
紀某是海南人,兩個孩子的媽,大女兒讀初一,小女兒八歲讀小學,丈夫體弱多病失業,患者自己失業月余,家徒四壁,生活拮據……。屋漏偏逢連夜雨,2019年11月13日紀某不慎從四樓高處墜落致,被“120”救護車送來江西省中西結合醫院急診科,醫生檢查發現患者處于昏迷休克狀態,有腰椎壓縮性骨折等全身十多處骨折,醫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先救人,再治傷。收治骨傷二科后,在李思云主任的帶領下,成立了精干的診療小組,悉心救治紀某……
經管醫生陳華龍表示:“這是我二十多年里接診的完全靠社會捐款救治成功的病友”。因嚴重的生活困苦,紀某一心求死。上后第一周紀某絕食,不吃不喝不動的植物木僵狀態,很多人以為一定會救不回來,骨傷二科醫護人員不拋棄不放棄,耐心細致地護理病人,避免了褥瘡、肺炎等并發癥。醫護人員開導病人心理,鼓勵她接受手術,積極康復。洪城愛心志愿者幫助患者洗頭,素不相識的愛心人士看望安慰病人,心理疏導……一場愛心接力上演!
紀某傷后第一周內一個不吃不喝不拉不動,刺痛都不能喚醒,四肢不能活動,處于植物木僵人狀態,第二周能喝粥,第三周能寫字,第四周能說話,在醫護人員的針炙、按摩理療康復訓練下,右下肢逐漸恢復到活動自如,左下肢也能主動屈伸活動了,一個月后逐漸坐起,雙下肢活動良好,能站立訓練。
為了解決紀某住院費問題,醫護人員通過聯系慈濟慈善會,發動社會募捐,在學校、社區、洪城志愿群、慈濟基金會、南昌電視臺、水滴籌等幫助下,不僅解決了紀某大部分醫療費問題,而且解決了小孩的撫養難題。
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通過近二個月的堅持不懈努力,紀某這位海南異鄉客在南昌得到了最大的關懷和幫助,終于打開了心扉,樹立了重新活下去的希望!臨出院前,紀某坐在病床上真誠的寫下感謝信,她感謝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感恩社會愛心人士無私幫助!
這個寒冷的冬天南昌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