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91精品久久久老熟女九色91|国产熟女中文字幕|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别大吗知乎|人爽人人爽

院長致辭
 
網站首頁 / 醫院概況 / 新聞中心 / 就醫指南 / 科室導航 / 專家薈萃 / 健康園地 / 臨床科研 / 黨群建設 / 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膏方養生與中醫藥文化
 

【中醫故事】?為什么中醫界被稱為“杏林”

來源: 發布時間:2018-11-12 10:58:55 點擊量:6273

“杏林”作為中醫界的別稱,由來已久。

據晉代葛洪所著《神仙傳》記載,三國時期有位名醫叫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與當時的張仲景、華佗號稱“建安三神醫”。董奉少年學醫,信奉道教,曾任侯官縣小吏,晚年到廬山下隱居,《潯陽志·董奉太乙觀》記載:“董奉居廬山大中祥符觀”。董奉一面隱居修道,一面為當地的老百姓診病療疾,而且在行醫時從不索取報酬,只有一個要求: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就讓病愈者在山坡上栽杏樹五棵;每當治好一個輕病患者,就讓病愈者在山坡上栽杏樹一棵。由于董奉醫術高超、醫德高尚,贈醫送藥,不取分文,所以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越來越多。光陰荏苒,年復一年,病愈者栽下的杏樹也愈來愈多。十余年后,廬山一帶的杏樹已郁然成林,多達十萬余株。

董奉在杏林中建了一座簡易倉房,置一容器于倉中。每逢杏熟之時,董奉就以榜示人,凡是到此買杏者,每一器谷易一器杏,自行取去,不必通報。董奉每年以杏換得糧食,用來幫助生活貧困的老弱貧病及在外旅行沒有川資之人。董奉不求名利、樂善好施的高尚醫德被人們傳為佳話。董奉去世后,人們在廬山上建有董奉館;在福建長樂有一座山被稱為董奉山。

歷代文學名家在廬山留下了許多贊譽董奉行醫濟世、獨創杏林的歷史名篇,如李白的“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王維的“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杜甫的“香爐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清代征士放有一首《杏林詩》云:“吾亦知醫術,平生慕董君,藥非同市價,杏以代耕耘。”明代名醫郭東十分敬佩董奉,曾種下千余株杏樹。女科醫家鄭欽諭,庭院也設杏樹園圃,病人饋贈的東西,也多去接濟貧民。

“杏林”故事經千秋流傳,久而久之,“杏林”一詞便成為中醫界的譽稱和中華傳統醫學的代名詞,自古醫家以位列“杏林中人”為榮,醫著以“杏林醫案”為藏,醫技以“杏林圣手”為贊,醫德以“杏林春暖”為譽。(原載中國紀檢監察報 監察室 羅江)


 

當前在線人數:361人, 您是第 6818位訪問者
建議使用IE5.0以上瀏覽器 最佳分辨率:1024*768

版權所有: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贛ICP備2021002407號-1   

技術支持:   ga.PNG贛公網安備 36010302000537號



掃碼查看服務號

掃碼查看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