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陳建建及她的團隊
一個生命,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呼吸。人的呼吸系統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以及流經的血管構成的一個錯落有致、紛繁復雜的世界。南昌市第二醫院呼吸內科在科主任陳建建的帶領下,就徜徉在這個看似簡單卻又十分復雜的世界里……

時間見證 科室嬗變
1998年,名不見經傳的陳建建在眾多優秀人才中脫穎而出,成為南昌市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從此開啟了該科“十七年鑄一劍”的奮斗歷程。
2004年,呼吸內科被江西省衛生廳確定為省級重點中醫專科。
2008年,呼吸內科被江西省衛生廳授予“全省醫德醫風示范科室”。
同年,呼吸內科成為南昌市醫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躍居我市呼吸學科“領頭羊”。
2014年,由呼吸內科團隊主持申請的肺癌相關研究課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這是醫院科研歷史性地突破。
同年,呼吸內科副主任孫龍華博士撰寫的論文《過表達M3膽堿能受體促進非小細胞肺癌轉移且與不良預后有關》發表在《胸科腫瘤》,SCI影響因子達到 5.8。
2015年,呼吸內科被省衛計委授予“江西省中醫肺病區域治療中心”,學科建設登上新臺階。
通過陳建建主任及其團隊不懈地努力,呼吸內科從以前十幾張床位發展成2個病區,180張病床,全科醫護人員60名,年門診量達3萬余人次,年收治病人3千余人次,業績領跑全市。
率先垂范 擔當重任
陳建建主任作為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市勞模,無論上級如何安排,條件如何艱苦,工作上有什么困難,她都能以醫院的利益為重,愉快地服從,毫無怨言,表現出一名優秀醫務工作者應有的思想境界和高尚品質。她說:“我這輩子走對了一條路:從醫。如果不做醫生,我也許會很有錢,但不會有我的事業,當我的人生價值在自己熱愛的并為之奮斗了四十年的醫療領域里得到實現的時候,我的快樂難以言表。”
陳建建主任在科室現代化管理方面有著獨特的一套。她思路開闊,干練果敢,團結同志,善于調動科室每一位同志的積極性。呼吸科有很多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醫生,盡管他們都很年輕,但陳建建總是虛心聽取他們的見解,共同擬定治療方案。在日常工作中,為每位醫護人員提供了展現個人能力的空間和平臺,把每位醫生的優勢、專長介紹給病人,讓病人選擇醫生。全科在非常繁忙的情況下卻從未出過醫療事故,甚至大的糾紛,歷年被醫院評為“文明服務示范科”,患者贈送的錦旗、感謝信整個辦公室的墻壁都掛不下。科室各項工作指標均出色完成,始終名列全院前茅,被稱為醫院的“品牌科室”。
陳建建的愛人是她的大學同學,本院急診科主任張秋,他倆不僅是生活上的伴侶,而且是工作上的知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診斷、用藥難題,往往在家里討論至深夜,有時為了如何聯合用藥、藥物劑量等也要爭論半天,兩人相互取長補短,力求給病人一個完善的治療方案。患者病情有改善,兩人欣喜若狂,患者病情有反復,兩人心事重重,兩個人的業余生活總是離不開病人這個話題。
有一年夏天,由于長期工作勞累,加之經常與患者溝通,陳建建患上了聲帶息肉而不能發聲,可她為了工作,手術后不久便投入到一線,連比帶劃與病人交流,其敬業精神令所有的患者及同事欽佩。當時科室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時間緊,任務重,病人多,工作十分繁忙,又恰逢陳主任的兒子參加高考,即便如此,她也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兒子。對家人,她的時間是吝嗇的,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給了她的病人。每每談起這件事,陳建建總是說:“兒子聽話,不需要我太操心。”可我們誰又知道她內心里滿是遺憾,渴望兒子能真正理解她這個“不稱職”的母親。
優質服務 創造品牌
“服務就是品牌”這句話始終牢記在呼吸內科每一名醫務人員心中。“醫療技術可以被復制,但服務品牌卻是獨—無二的”,陳建建總是這樣說。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科室就用“病人滿意度”作為衡量醫生績效的指標,并且已經認識到這不僅是一個質量指標,也是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當病人感到滿意時,就會增加信任感和順從性,增強對恐懼的耐受力。反之,可能導致出現并發癥和不適感。
陳建建帶領全科同志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轉變觀念,更新服務理念,視病人如親人,主動為患者提供情感服務,千方百計地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有求必應。無論是深夜還是節假日,只要病人需要,她總是隨叫隨到,毫無怨言。她總是告訴全科同志:“我們要把每個年長的病人當作自己的父母,把年輕的病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你就會全心全意為他們治病,也會得到他們的信任。”
患者尚夢是一位父母離異、家境貧寒,且無人照顧的14歲女孩,以“哮喘持續狀態”入院,當時端坐張口呼吸,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處于病危、瀕死狀態。入院后,陳建建帶領科室成員立即投入搶救工作,當時患兒煩躁不安,自行拔去氧管和輸液管,放棄治療,并不停地說:“我好難受,我快死了。”陳建建一直守護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說:“孩子,要堅強,我會像你媽媽一樣守護著你,一定把你治好。”孩子聽了,點點頭,眼淚奪眶而出。從這以后,無論是上班還是休息,只要有時間,陳建建總是守護著這可憐的孩子,為她梳頭,喂水喂藥,并從家中端來稀飯、肉餅湯等喂給她吃。有一次尚夢急需普米克氣霧劑,但又無錢取藥,陳建建就自己掏錢為她買來藥物。就這樣,在全科醫務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小尚夢很快就痊愈了。尚夢出院后,陳建建還經常去看望她。陳建建常說:“當我看到一張張傷痛的臉,面對一雙雙渴求健康的眼睛,我總是能感到病人對我的期望,我絕不能辜負他們。”
現代的醫療服務模式是人性化的模式,病人呼喚的是理解和尊重。市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滿足病人,打動病人,吸引病人,鑄造出病人青睞的科室品牌,使科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發展壯大,得到了行業和社會的認同,無愧于白衣天使的使命。
原文鏈接:
http://www.ncrbw.cn/html/2015-04/15/content_22388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