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市中心醫院(老福山院區)危急癥醫學部憑借卓越的專業素養、高效的應急響應和精湛的醫療技術,成功將一位突發心臟驟停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黃金救援”力挽狂瀾!
60歲的楊先生(化名),因劍突下燒灼感到我院就診。殊不知,一場生死危機正悄然降臨。5月13日,在門診大廳掛號處排隊的他,毫無征兆地突發意識喪失、全身抽搐。掛號收費處工作人員及預檢分診人員發現后,立刻向危急癥醫學部(急診科)呼救。
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收到信號后,迅速啟動《門診、醫技科室區域突發心臟驟停的應急預案與流程》。僅僅1分鐘內,李洪醫生、劉琴蘭護士、吳一欣護士就帶著搶救箱,推著轉運床飛奔到門診大廳。醫生迅速檢查患者情況,只見患者全身抽搐、頸動脈搏動消失、無自主呼吸,情況萬分危急,搶救和轉運同時進行。到達搶救室后,剛下晚班的劉玉娟主治醫師、李洪醫師、鄭瑩護士長帶領急診醫護團隊立刻施行高質量心肺復蘇術、氣管插管接呼吸機控制通氣、頸外靜脈穿刺、腎上腺素靜推、糾酸等搶救措施。
心電監護連接完成后,一個更可怕的消息傳來——患者室顫!室顫,是導致心臟驟停的常見原因,每一秒都可能決定生死。醫護人員立即予以電除顫,并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然而,患者的室顫十分頑固,連續3次電除顫與心肺復蘇后,情況依然沒有明顯好轉,便果斷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
在這場與死神的鏖戰中,醫護人員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一次按壓、每一次用藥,都承載著生的希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搶救室內氣氛凝重如鉛。雙手交疊持續胸外按壓,“01,02,03……”的計數聲,如同與死神博弈的戰鼓......終于,在醫護人員不懈努力下,患者逐漸恢復了竇性心律。那一刻,所有人的臉上開始露出欣慰的笑容,但他們知道,戰斗還沒有結束。
監護儀上跳動的竇性心率,像黑暗中乍現的螢火,短暫點亮了搶救室的凝重空氣,可醫生們的神經仍如滿弓之弦,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即根據“6H 6T 5C”查找可逆病因及排查胸外按壓并發癥。再次查體,患者淺昏迷,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1mm,對光反射靈敏,雙肺呼吸音清晰對稱。立即進行亞低溫腦保護,復查心電圖,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內科主任涂曉文團隊評估患者心臟驟停復蘇后血壓心率平穩,且期間出現了再灌注心律失常,考慮血流再通,擇期行冠脈造影。立即聯系危急癥醫學部-ICU團隊,完善CT后轉入ICU。
在ICU里,醫護人員為患者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方案,給予抗凝、抗板、抗感染、維持內環境穩態、亞低溫腦保護、呼吸支持等對癥處理。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的病情逐漸好轉。4天后,患者意識完全恢復,拔除氣管插管,并于5月18日轉入心內科普通病房。
為了進一步明確病因,心內科團隊制定周密診療計劃,完善了冠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冠脈左回旋支中段95%狹窄。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為他植入了冠脈支架。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未遺留復蘇后器官功能障礙(包括神經功能障礙)。
此次成功搶救,離不開南昌市中心醫院(老福山院區)危急癥醫學部、心血管內科等多學科的緊密協作。未來,醫院將不斷提升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用實際行動詮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者誓言。在此,我們也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心臟健康,掌握急救知識,共同構筑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
心臟驟停是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死較量,每一秒都關乎生死存亡。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肺復蘇指南提出:1分鐘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搶救成功率可達90%;4分鐘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成功率降至50%;10分鐘以上開始搶救,患者的死亡率幾乎為100%。院內心臟驟停發病率為8.4‰,出院生存率為9.4%,神經功能預后良好率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