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15:02
隨著一聲聲急促的警報聲迫近,一輛120救護車急速駛入南昌市中心醫院(八一大道老福山院區)門診大樓前。
“警報聲這么響,可能是個重病人!”
急診科醫護人員急忙推著搶救床圍了上去。
“昏迷1小時,突發心跳呼吸驟停10分鐘,持續胸外按壓10分鐘。”
急診科醫護團隊一邊向120醫生詢問著病情,一邊進行高質量的胸外按壓,迅速將病人轉運至急診搶救室。
15:03
“救救我的家人!醫生快救救我的家人吧!”
患者家屬急迫的吶喊。急診科醫生陶璐一邊安撫患者家屬情緒,一邊快速進行評估,所有的征象都表明患者已心跳呼吸驟停,沒有了生命體征。
這是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拉鋸戰。在急診科副主任張乃的帶領下,醫生陶璐、車馳和護士李云云、鄧穎、劉順麗等迅速組建心肺復蘇團隊,分配急救角色。
“持量胸外按壓,心電監護,氣管插管接呼吸機控制通氣,開通靜脈通路,靜推腎上腺素,碳酸氫鈉注射液糾酸......”
所有的搶救步驟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盡管大家明白時間越長希望越渺茫,但仍不肯放棄。
15:31
“室顫,快! 除顫!”
“室顫,200焦耳雙相非同步準備!”
“一,二,三,清場!”
“繼續心肺復蘇!”
15:43
經醫院急救團隊高質量心肺復蘇40分鐘,胸外按壓4000余次,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患者恢復自主心率,瞳孔縮小,生命體征逐漸平穩。急診科團隊一邊完善抽血、心電圖等檢查,積極尋找心臟驟停的可逆性病因,一邊請ICU協助診治。
15:57
患者病情急轉而下,血壓66/35mmHg,心率30次/分,血氧飽和度測不出,前來會診的ICU醫生陳力穎也立即加入急救團隊。在張乃的主持下,急救團隊立即予以深靜脈穿刺,調整呼吸機參數,去甲腎上腺素維持血壓,異丙腎上腺素提高心率,導尿,亞低溫腦保護等治療。
16:30
患者生命體征終于平穩,轉入ICU后續監護治療。患者發病后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心肺復蘇成功后生命體征極度不平穩,低血壓,低心率,低血氧。經急救團隊近2小時不停搶救,40分鐘高質量心肺復蘇,4000余次胸外按壓,最終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獲得“心”生。
平時學會心肺復蘇,或許能救人一命!
據張乃介紹,猝死即突然的心跳呼吸驟停,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公共衛生健康問題,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數超過50萬,遠超死于自殺、交通事故及白血病等的人數。
10分鐘內高質量心肺復蘇是提高心臟呼吸驟停患者救治成功率及較少并發癥的尤為關鍵的一環。醫學上認為心跳驟停意味著血液循環終止,腦細胞對于缺氧十分敏感,心臟驟停4-6分鐘內,腦細胞就會發生不可能逆轉的損傷;超過10分鐘,即使搶救回來也可能面臨植物人或面臨腦死亡。故現在醫學上有“黃金四分鐘”“白金十分鐘”的說法,這也是在強調,猝死患者的早期心肺復蘇的重要。
而猝死情況,多發生在院外,因此,普通人掌握心肺復蘇術至關重要。而我國面臨著規范化心肺復蘇術掌握率不足1%的窘迫現狀,因此,普及推廣全民學習掌握心肺復蘇急救技術非常必要。
近年來,我院急救科普團隊定期深入學校、機關、社區進行心肺復蘇及各種急救知識培訓,受益群眾數萬人,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