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消化內科專家用內鏡為69歲的袁老太太取出了一根長約3.2cm的魚刺,袁老太太終于可以高高興興地進食了。
8天前,袁老太太誤食魚刺,咳不出,咽不下,在醫院做食管吞鋇造影檢查發現魚刺停留在食管上段,做CT掃描時可見魚刺刺破了食管壁,深達主動脈緣,周圍還有感染。魚刺位置高,滯留時間又長,與主動脈關系密切,胃鏡下取魚刺風險極高,患者極有可能出現主動脈破裂大出血或形成食管氣管瘺,危及生命。
消化內科邀請南大一附院等院內外專家進行擴大會診,經過眾多專家5個多小時的反復討論,制定了胃鏡下取魚刺的周密方案,同時還制定了胃鏡下取魚刺失敗或出現大出血等其它意外和并發癥的應急方案。
晚上9:30分,袁老太太被推進了手術室,在全身麻醉下,消化內科楊德平副主任醫師熟練地進行胃鏡操作。無影燈下,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著電視,等待著結果。胃鏡伸入袁老太太的食管,在距離門齒約20cm的地方見一魚刺插在食管壁上,以魚刺為中心形成一直徑約0.8cm的潰瘍。楊德平副主任醫師用圈套器套住魚刺尾端,緩慢拔出一根完整的魚刺,長達3.2cm。術后復查胃鏡病灶處未見新鮮出血及分泌物。